日前,深圳音樂廳、深圳圖書館建筑設計師磯崎新先生造訪深圳音樂廳,詳細參觀了演奏大廳、后臺化妝間及其它附屬設施。期間,總經理郭肖蘭向磯崎新先生一行介紹了深圳音樂廳十余年來的運營情況與發展變化,磯崎新先生多次由衷地表示“謝謝你們如此高標準、精細化的管理?!苯衲?月,88歲的日本著名建筑師、城市規劃師與建筑學家磯崎新先生獲得了2019年度“普利茲克建筑獎”。該獎項是國際上公認的建筑界最高榮譽,被譽為建筑界的“諾貝爾獎”。時隔十二年,磯崎新先生再次造訪深圳,并選擇在他最為重視的作品之一——深圳音樂廳進行中央電視臺紀錄片《深圳CBD》的專訪與錄制。
場館建筑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對于磯崎新先生而言,建筑并非越宏大越好,而無論如何設計精美,最終需要通過使用來體現建筑的價值和生命力。參觀中,磯崎新先生詳細詢問了建筑硬件設施、場館使用率等基本情況,并不時對深圳音樂廳的細節管理表示贊許和肯定。當走進演奏大廳時,磯崎新先生興奮地徑直走上舞臺,向著廳內不同方位拍手感受聲場效果,宛如在與建筑進行互動與交流。隨后,他坐在了前排中間的座位上,靜靜地仰望偌大的演奏大廳,細細品味著自己的作品,流露出滿意的笑容。他說,如今的深圳音樂廳就像一個茁壯成長的青少年,逐漸綻放出青春的活力。在得知深圳音樂廳連續十幾年每周末舉辦“音樂下午茶”“美麗星期天”等公益演出時,磯崎新先生更是贊不絕口。他表示,深圳音樂廳運營管理團隊對場館珍愛有加、保養完善、物盡其用,并將建筑設計特色與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其作品持續散發出新的生命力,令他無比敬佩和感動,他說“今天的深圳音樂廳比剛建成時的音樂廳更令人滿意”。
2007年開業至今,深圳音樂廳以“打造國內一流、在世界享有知名度及美譽度的高品質音樂廳”為愿景,舉辦各類演出及活動3000多場,接待觀眾300多萬人次。近年來,大批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和團體如祖賓·梅塔、杜達梅爾、帕爾曼、馬友友、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等紛紛登上了深圳音樂廳的舞臺,讓廣大鵬城市民有機會領略國內外一流樂團及藝術家的非凡風采,大大提升了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文化品位。磯崎新先生坦言,近些年來他對深圳音樂廳的斐然成績早有耳聞,尤其是在他的眾多國際知名藝術家朋友不斷贊譽后,更是讓他迫切地想親身造訪深圳音樂廳,再一睹它的風采?;顒咏Y束后,磯崎新先生再次向深圳音樂廳運營管理團隊表示感謝,感謝音樂廳全體員工對其作品一直以來優越而完善的管理和運營。他向總經理郭肖蘭表示,期待深圳音樂廳在未來能夠繼續保持高貴典雅的藝術氣息,實現公共文化設施效益最大化,并持續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深音宣)